icon

5G轻量化规模商用,华为+三大运营商入局

来源:
36氪的朋友们
发布时间:2024-06-21
收藏收藏
分享
  • 复制链接
  • 微信扫一扫

预计2024年中国移动首颗自研RedCap芯片量产,中电信与28个终端厂商合作的总计90款终端,将在2024年完成5G Inside终端生态认证

近日,华为联合三大运营商发布5G轻量化(RedCap)长稳标准及首批生态证书。《科创板日报》记者从多方获悉,三大运营商都在积极推动5G轻量化的规模商用,预计2024年中国移动首颗自研RedCap芯片量产,同时推出10余款通信模组、150多款行业终端。

中国电信则正构建5G行业终端生态。包括成都鼎桥、利尔达、移远通信、浪潮通信、海康威视、浙江大华等28个终端厂商总计90款终端,将在2024年完成5G Inside终端生态认证。

据了解,RedCap当下的主要应用场景是工厂、电力等垂直行业市场。此外,5G RedCap也有望赋能汽车网联市场,相关厂商正在推进RedCap车载模组立项开发。

5G轻量化普及加速

今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4年度5G轻量化(RedCap)贯通行动。2024年9月前完成基于3GPP R17版本的5G RedCap行业标准制定,2024年12月前实现超1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城区连续覆盖,并按需向县城城区延伸覆盖,满足可穿戴设备、智慧汽车等移动场景的应用需求。

目前,各省市都在推动5G轻量化的商用验证。广东完成全域3.5GHz+2.1GHz共12万站的RedCap功能开通,形成一张广域连续5G RedCap网络;浙江全省11个地市城区实现RedCap连续覆盖;陕西完成了全省10000+套站RedCap功能开通,实现了全省县城以上覆盖;中国电信和联通已有17省份开通5G RedCap,广东、浙江、陕西等开通规模较大。中国移动已在200+城市开通基站超过30万+。

信通院首席专家、副总工续合元向《科创板日报》介绍,5G应用进入到规模化关键期,中高速物联成为5G RedCap的重点应用场景及市场。5G行业终端国内发展迅速,成为产业蓝海。而5G RedCap的落地,将加速融合终端市场进程。

中移动首颗RedCap芯片年底量产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均已开启5GRedCap规模化商用部署。

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健介绍,中国移动建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Redcap商用网络,覆盖全国超200个城市,广东、江苏、浙江、湖北、北京、辽宁、四川、云南17省完成省内连续覆盖,支持RedCap的5G基站总规模超30万。

在具体规划上,预计2024年中国移动首颗自研RedCap芯片量产,计划推出10余款通信模组、150多款行业终端。

据悉,5G RedCap主要面向工厂、港口、电力等行业。中移物联RedCap模组MR880A已送测电力、工业、视频等客户30余家,还在研发中的MR885A面向小型化智能穿戴市场,MR880X则针对更低成本的芯片平台,推动RedCap模组价格下降。

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物联网事业部副总经理何非介绍,中国联通全球首发的雁飞5G RedCap商用化模组,应用于电力能源、工业制造等领域,推出超过20+行业终端产品。同时,针对工业传感、电力能源、视频监控等低速率、低功耗、5G关键特性强需求的行业客户场景,持续选代RedCap模组型号。

何非分享了一些落地案例:山东某项目部署了全国首套省域5G RedCap电力专网,接入电力5G RedCap终端1万余台,实现电力系统未端业务的广域互联,满足了电网分区分域安全隔离要求,在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12类场景中部署5G应用;在广东某产线改造项目中,实现RedCap在家电制造领域的首次商用落地。

中国电信正组织5G行业终端生态。中国电信天翼物联行业研究总监王志成表示,包括成都鼎桥、利尔达、移远通信、浪潮通信、海康威视、浙江大华等28个终端厂商总计90款终端,将在24年完成5G Inside终端生态认证。

RedCap有望填补5G车载空白市场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马涛看好RedCap在车载模组的发展空间。他介绍,目前5G车载模组集中车规领域,以高通平台为主,其全球市场占比达到90%,其价格普遍较高,约600-700元,成为5G渗透瓶颈。

“车企市场价格竞争激烈,对成本敏感性高。而200-600元车规模组档位缺失,5G升级需要更多档位选择,RedCap车规模组可有效填补缺口。”

马涛透露,鼎桥通信首款5G车规模组预计今年上线。不过谈及车载模组今年能否实现放量,他扔持谨慎的态度,“还需要时间。”

除了车载领域外, 鼎桥通信还布局各类终端超80款,支撑消费、工业、电网、IPC等业务。24年底预计会推出百款终端,全面支撑商用,穿戴、IPC业务将迎上量期。

高新兴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线总监李煜也提到,RedCap将赋能汽车网联市场新机遇,公司正推进5G RedCap在汽车行业的落地。“计划今年9月ES样片完成,12月份启动3家POC项目,25年完成主要车厂的RedCap立项开发,并在2026年实现85%的车厂导入。”

作为国内化学化工行业的龙头企业,今年是万华化学的数智化年。万华化学数智化部总监纪现清透露,正推进5G RedCap原生终端融合5G一张网。万华(山东)一期上线500路RedCap摄像头;万华(福建)一期上线百路,二期规划上线3000路RedCap摄像头。此外,正建设5G防爆专网,通过宏站微站协同,目标年底上线5000个5G终端。

场景碎片化,成本优势尚未体现

RedCap规模化商用仍存在一系列挑战,何非将其总结为“卡点”“堵点”“难点”“痛点”。

卡点包括芯片供给不足,可量产的厂商少、价格偏高;堵点则是测试标准不完善、测试标准尚未统一、测试用例仍需完善、场景化测试用例不足;难点在于与5G增强特性的融合,包括uRLLC与RedCap融合、5G定位与RedCap融合5G高精度摄时与RedCap融合;痛点是端网云融合应用开发,比如行业应用需求与网络、终端能力区配不充分,网络改造尚需定制、柔性不足等。

利尔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无线产品事业群总经理何佳认为,RedCap终端生态已初现规模,但网络升级仍需加快,重点地域更需连续覆盖。此外,物联场景碎片化、终端形态多样,导致开发投入大,厂家亟需“普适”软件开发框架,用软件定义硬件,终端厂商需要更灵活多样的解决方案。

杭州赋信科技有限公司CEO张志敏称,5G B端应用痛点在于客户需要场景化的,而不是单一产品,但眼下产业链各自为政,碎片化、集成成本高,行业属性重,诉求不一,缺乏5G集成商来提供场景化的方案。此外,5G的投资缺少清晰的投入产出数据,导致用户投资无法有效决策。终端厂商维护成本也较高,无针对具体应用点位的质量监测

Omdia资深首席分析师杨光认为,5G RedCap的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从市场机会来看,国内的SA网络已经完全成熟,中国移动等运营商也已经宣布了全国范围内的RedCap网络部署计划。在5G行业应用方面,无论是部署广度还是深度都取得很好的进展。可以说,RedCap规模部署的基础条件已经比较成熟。

但另一方面,RedCap目前的主要应用场景是垂直行业市场。这一市场的成功不仅取决于通信解决方案的成熟程度,还有赖于行业自身数字化转型的进展、节奏和投资意愿。尤其在当下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如何激发企业的投资意愿,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进而促进基于RedCap的5G行业应用的部署,是整个电信行业需要面对的问题,可能还需要政策层面的推动和激励。

一家汽车行业的客户也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与4G相比,还没有看到5G RedCap的成本优势。对此,杨光认为,当前5G成本确实要比4G LTE Cat 1等竞争技术更高,需要运营商下更大的决心。

“如果运营商做坚决的投入,加大终端模组的补贴力度,成本并不是很难解决。关键就还在于预期,如果市场预期并不乐观,运营商在下决心做大规模投入时候确实可能会比较犹豫。”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联社AI daily”(ID:gh_f7653dea6e99),作者:黄心怡,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企业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法人:柯瑞文
注册资本:21310000万人民币
主营:电子自助服务、互联网电视服务、电信网关、网络广播服务、互联网广播服务、电视节目制作服务、手机上网、工业互联网及支持服务、互联网专线、新型媒体服务、广播服务、通信服务、互联网接入、信息服务、电视服务、电信宽带、互联网接入及应用、互联网服务、天翼手机、CDMA卡管理系统、互联网上网、手机卡、互联网上网服务、互联网保险、显示实时通话时长系统、电信投诉处理、CDMA用户识别模块卡号升位系统、定位解算系统、定位系统、固定电话网信息终端、全网通云手机、网络安全系统、手机、物联网、旅游咨询服务、数字专线、电子传真、卫星通信、消费金融、财富管理、甜橙金融、元宇宙、出租门面、数字文化创意活动、PKS底座、网络系统/平台、计算与网络融合、法律服务、基础电信业务、电信、增值电信业务、电话会议、有线宽带、通信、充值交费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法人:赵明路
注册资本:4074113.182万人民币
主营:通信技术、终端路由器、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ict(通信与信息)产品技术、云计算与数据中心产品设计开发销售服务、智能电视芯片、物联网、通信配套设备、通信站点机房基础设施、通信信息产品、电信网络解决方案、数字化人才学习与发展、路由器、通信终端产品设计开发生产采购、通信服务、移动电源、持工具和资源、信息与通信技术( ICT)解决方案、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手机、电脑、手机充电器、充电器、服务器、生活服务、UPS电源、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云服务器、UPS不间断电源、数码配件、通信及协作类产品、通信设备、服务器及配套软硬件产品、通信网络、打印服务器、智能家居、手机软件、芯片、充电、手机通讯、网卡、手机配件、智能手表、笔记本、耳机、手机数码、便携计算机和配套件设计开发生产采购、无线数据产品、基础设施、通信电源、数据通信设备、销售服务、云服务、智能手环、无线通信设备、电脑配件、手机移动电源、智能终端、宽带多媒体设备、电源、ICT解决方案、ict在线学习、智能电视、基带芯片、终端设备、整机电脑、液晶电视、电信解决方案、充电数据线、广告服务、充电宝、OLED电视、通信机房、电视盒子、商务服务、传输网络、数据线、通信线缆、智能光伏业务产品、电梯物联网、互联网、能系统、智能IP摄像机、移动储能电池、闪充充电器、电子秤、无晶圆厂半导体、AI芯片组、CPU处理器、ICT服、光网络芯、智能机顶盒、智能音箱、IT软件、电子产品
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法人:钱鹏鹤
注册资本:26457.4906万人民币
主营:C-V2X蜂窝车联网、无线通信模块研发、无线通信终端研发、C-V2X模组、无线通信模组、蜂窝通信模组、无线通信设备、网络通信设备、移动通信设备、工业控制及物联网芯片、通信设备、物联网蜂窝通信模组解决方案、IoT模组、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无线模组、互联网出行服务、车规级模组、GNSS模组、云计算与大数据服务、通信技术、模组、2GIoT模组、无线模块、公用事业仪器仪表、车联网、燃气与自来水生产、互联网生活服务、老年用品及相关产品、老年智能与可穿戴装备、接入网、云平台管理、城镇基础设施服务、公用事业信息系统、水表自动计量抄表系统、物联网设备、通信、机器人与增材设备、心肺转流设备、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北斗国土测绘应用、车载通讯系统、汽车影音声像设备、自动驾驶装置、脚本工具、物联网技术、生产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