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

多家科创板公司业绩预喜 彰显韧性和活力

来源:
证券日报
发布时间:2025-01-22
收藏收藏
分享
  • 复制链接
  • 微信扫一扫

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1月21日18时,已有212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发布业绩预告,其中31家公司业绩预增、44家公司业绩减亏、6家公司业绩略增、12家公司业绩扭亏。

“这反映了科创板企业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时,具备较强的韧性和活力,公司能够积极应对挑战,通过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式实现业绩的稳步增长。”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25家公司预计净利

同比增长超100%

从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金额来看,4家公司归母净利润下限超10亿元,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利天恒”)预计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6亿元,将实现扭亏为盈。谈及业绩增长原因,公司表示主要系报告期公司收到核心产品BL-B01D1(EGFR×HER3双抗ADC)的海外合作伙伴百时美施贵宝基于合作协议支付的8亿美元不可撤销、不可抵扣首付款。

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1亿元至20.1亿元以及15亿元至17亿元。

从预计归母净利润增速来看,69家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增速的下限在30%以上,其中25家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下限超100%,展现出良好发展潜力。百利天恒、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州一轨”)、广东富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信科技”)位居增速前三。

九州一轨预计,2024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800万元至1200万元,同比增长526.37%至839.55%。九州一轨董秘张侃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4年伊始,九州一轨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有充足的在手订单。同时,2024年以来城轨项目施工进度提速明显,公司全年主要产品发货量较2023年有较大提升,营业收入有所增加。此外,为保证全年业绩增幅,公司采取有效措施,一方面加大回款力度,减少信用减值损失;另一方面制定合理降本增效措施,费用降低。”

对于2025年的公司发展,张侃表示:“公司将努力新签高技术附加值订单,加快工程技术中心建设进度,同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提升公司整体毛利率水平。在增量项目上,公司力争自主研发的轨道声纹在线监测与智慧运维系统在技术迭代和项目落地上都有新的突破。”

电子行业公司

表现亮眼

记者梳理发现,已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的科创板公司中,电子行业和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表现亮眼。

在预计营收规模方面,榜单前五位中有4家均为电子行业企业。在预计归母净利润增速下限超30%的69家公司中,电子行业企业和医药生物行业企业数量最多,前者有23家,后者有17家。

“电子行业尤其是其细分领域半导体行业在2024年取得了优异成绩,主要是由于AI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能源汽车等新兴市场的需求爆发,推动了半导体行业的高景气度。此外,国内半导体产业加速国产化进程,技术突破和市场份额的提升为相关企业带来了业绩增长。科创板为半导体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融资环境,形成了从芯片设计到制造、封装测试的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格局。”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对《证券日报》记者说。

百利天恒、上海南方模式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模生物”)、北京神州细胞生物技术集团股份公司(以下简称“神州细胞”)等多家科创板医药生物行业企业均预计在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需求的持续上涨,医药生物行业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同时,该行业上市公司非常注重研发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江瀚对《证券日报》记者说。

相关企业
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法人:朱义
注册资本:40100万人民币
主营:抗体药、医药、中成药、化药、原料药、制药、抗体药品、利巴韦林颗粒、药品、好好黄芪颗粒、消旋卡多曲颗粒、硬胶囊剂
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法人:沙超群
注册资本:232433.8091万人民币
主营:网络通信芯片、逻辑芯片、驱动芯片、数字芯片、电源管理芯片、模拟芯片、数据处理软件、安全芯片、微元件芯片、软件开发工具、IC设计软件、安防芯片、CPU设计、集成电路IP、测试工具软件、集成电路设计工具、集成电路测试、线性调制IC、网络安全系统、集成电路封装测试、计算机芯片产品、集成器件、操作系统、电脑主板、硬盘、数据转换器、先进封装、处理器、大数据存储、电脑散热器、EDA工具软件、封装基板、内存缓存控制器、网卡、脚本工具、存储芯片、频率综合器、半导体测试设备、桥接器、频率控制元器件、印刷电路板、晶圆测试、RC振荡器、RAID卡、光掩膜版、PKS底座
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人:曹卫东
注册资本:15029.2062万人民币
主营:隔振装置、橡胶隔振器、阻尼弹簧隔振器、轨道交通隔振技术、轨道交通隔振降噪测试咨询、轨道交通隔振降噪市场推广、轨道交通隔振降噪工程设计、轨道交通隔振降噪技术研发、声屏障产品设计服务、减振降噪